核心阅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指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其主体是从事各种劳动的广大群众。它是一个整体或集合体,由不同的社会群体构成,与群众、民众、大众等词同义,很多时候又合在一起称人民群众。任何个人都不能称为人民。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人民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写到:“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现在的中国,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须臾离不开人民。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的地方就有203次之多,并四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特别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进行了系统论述,充分体现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党的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党的十八大前后,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已变得较为突出,诸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凸显、党内特权思想浓厚等。在少数范围和领域,党与人民的关系处于某种紧张状态,特别是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增加,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四风”,是当时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如果“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所以,从2013年6月开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正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出了一个崭新的号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用语的最早出处。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针对不同的领域和工作,多次谈到了这一取向和要求,外延不断扩展,内涵不断丰富。其中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精神财富的生产。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希望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2016年2月,他在主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年5月,他在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同年11月,他在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暨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指出,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稍后,他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稍后,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他说,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他还特别强调,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由此可知,“以人民为中心”主要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种新理念。同年7月,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同年9月,他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年12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稍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他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
可见,在十九大之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已经是一个响亮的提法,频繁地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实际上,更主要的是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改善党与人民的关系开始治国理政的,特别是从解决教育、医疗、户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集中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精准扶贫,一手抓桥头堡建设,比如自贸区、雄安新区、“一带一路”等。从而使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正确处理与人民的关系,提出对人民的正确态度,标明为人民做什么、怎样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优良的传统。党的历届领导人都是这样做的。显然,到习近平总书记这里,他把这条“主线”画得更粗了,上升为党的一切事业和工作的“中心”。
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贯穿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在十九大报告中,它则是贯穿于各部分的灵魂,特别是经过新的阐释,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和方略产生的过程,对学习十九大精神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
下一篇:强军事业的宗旨所系